近日,錦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NICU團隊完成一例中線部位腦膜瘤。病患女,67歲,患者入院前約10余天無明顯誘因突發(fā)頭暈,發(fā)作時無抽搐,無惡心嘔吐,無意識不清,前往當?shù)乜h醫(yī)院就診,行頭CT:提示顱內占位性病變,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前來我院就診。
圖片
患者入院后經查體,完善相關檢查,MRI+C提示:右側額部靠近中線處可見一結節(jié)狀長T1稍長T2信號影,F(xiàn)LAIR序列呈稍高信號,大小約為2.1×2.4×1.7cm(左右徑×前
患者術前準備充分后行顱內腫瘤切除術,術中可見腫瘤靠近中線,雖然瘤體不大,但是與矢狀竇回流的粗大靜脈粘連嚴重,在經過反復分離使用明膠海綿分段電凝的方法完整切除腫瘤。神經外科NICU吳鏑主任介紹,此類靠近中線處的腫瘤雖然瘤體不大卻與中線處引流靜脈關系緊密,在神經外科有種說法叫小瘤子有大隱患,若術中稍有不慎損傷引流靜脈將造成不可逆的腦水腫而致術后失語及肢體癱等嚴重併發(fā)癥,甚至出現(xiàn)顱內回流障礙性出血而危及生命?,F(xiàn)患者術后第6天,平穩(wěn)渡過術后的腦水腫高峰期,恢復中。
神經外科NICU在吳鏑主任的帶領下積極創(chuàng)新,在完成臨床診療工作的同時,科研水平不斷進取。近年來以第一作者以及通訊作者身份發(fā)表多篇SCI以及國家級文章,總體IF超過20分,論文《nhibi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8 attenuates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via astrocyte NF-κB/NLRP3 inflammasome pathway》在最JCR新分區(qū)中為1區(qū),2021年參與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一院神經外科完成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體內雌激素改變與顱內動脈瘤的形成》,共獲得錦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近日,神經外科NICU也已經整體搬遷到新病房大樓,他們將繼續(xù)迎風破浪,為神經外科NICU作為遼西地區(qū)的帶頭科室而努力奮進
文圖/神經外科NICU 楊洋
審稿/神經外科NICU 吳鏑
校對、編輯/宣傳企劃科 常亮 杜詩童